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淮北历史名镇

淮北历史名镇

关键词:淮北历史名镇 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历史名镇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
  • 感谢 414928228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173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【濉溪镇】位于溪河入濉之口,据说古时彼处有一徐姓人家,为往来过客提供食宿之便,故此处被称为徐口子、徐溪口、濉溪口。从明代一个农村集市,发展成为小城镇,建国后则成为县府所在地。

  濉溪周围地势低洼,又处于黄泛区,加之东有濉河,西有溪河,所以旧时水患频仍。溪河原于老城东汇入濉河,水从东来也汇入濉河的西流河相距甚近,每当汛期,溪河受洪峰侵入常倒灌成灾。为除此患,明嘉靖年间水利总督白昂治濉时,将溪河入濉之口堵死,使其移至濉溪南黄桥入濉。此举虽有所改善,但并未根除水患。清乾隆二十三年(1758年)安徽巡抚高晋勘修濉河,看到濉溪口“宛在水中”,于是便命凤阳知府项樟环濉溪城筑堤防水,民感其惠,称之为“项公堤”。直到清咸丰年间,朝廷拨款,将溪河改道引入巴河(今王引河),才基本解除此处水患。

  明万历年间,徐溪口村民便在村四周挖壕筑圩,既防水又起防卫作用。清咸丰五年(1855年)捻军首领张乐行攻占濉溪口,此后为抵御捻军,沿水圩四周筑土城。光绪十二年(1886年)由地方绅士倡议,采取官府拨款、集市抽税、商民捐款捐工等办法,废土城建砖城,于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竣工。城墙呈东西长、南北窄的不规则长方形,周长近3000米。1947年第二次解放后,该城被全部拆除。

  明代时濉溪仅为相城乡的一个农村集市,因为濉河水运之便,故商业日益兴盛,酿酒业也日益发展。清顺治三年(1646年)相城乡移驻于此;雍正八年(1730年)宿州州同移驻,旋撤;同治四年(1865年)凤颍同知署由南坪集移驻于此。清末修建城墙后,濉溪有大发展,作为小城镇,有居民约2000余人。

  建国后,1950年7月析宿县西部新设濉溪县,县治设于濉溪镇。1977年2月濉溪县由宿县地区划归淮北市。由于濉溪老城属采煤塌陷区,所以该县从70年代后期起在符夹铁路以西的无煤地带建起三纵六横街道的新城,濉溪镇面积扩大成今状。

  【临涣镇】位于距濉溪县城西南37公里处的浍河(古称涣水)北岸,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。秦汉时属于 县,南朝梁属于临涣郡,隋唐时于此置临涣县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年)废县,是本市置县时间最长的城镇。

  临涣城墙夯土筑成,此城大部分保存较好,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。城墙呈正方形,东西长1500米,南北宽1409米,周长5818米,有东西南北四门。北有护城河,南以天然浍河为屏障。现今临涣的街道和居民大部集中于城东南和西南沿浍河之处,城北地势较洼,已成为农田。

  临涣是座历史名城,名胜古迹较多。文昌宫位于城内东北角,始建于唐代,原名尚书宫,又名藏书宫。1948年11月,由邓小平、刘伯承、陈毅等组成的淮海战役总前委曾驻于此十余日,后迁至城东小李家,被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南阁又名玉皇阁,即南城门城楼,高15米,长12米,宽9米,始建于唐代,是居民登临赏景胜地,后被拆除。此外城内尚有城隍庙、慈云庵、禅阳寺(现称西尚寺)、山西会馆、基督教堂、仓沟等景物。城外有凤凰台、观星台、点将台、插花庙以及回龙泉、珍珠泉、龙须泉等。其中有些景物现今唯存空名。

  临涣茶馆始于明代,独具地方特色,现存10家,集中于南大街两侧,有茶座300余张。茶用龙须泉水、六安茶棒,汤色红艳,清香甘美。这些茶馆是居民休憩、闲聊的佳地。此外临涣产的酱包瓜也独具地方风味,远近驰名。

  临涣赖有水陆交通之便,古代即为商旅云集,经济繁荣之地,近代趋于衰落。上世纪70年代濉阜铁路的建成,淮北煤矿向临涣地区的延伸,使这座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,被定为全国500家重点建设小城镇之一。

  【渠沟镇】 (亦作曲沟、瞿沟),又名曲阳镇,是本市历史最为悠久的小城镇。春秋鲁桓公十五年(前697年),鲁、宋、卫、陈四国会盟于渠,协商讨伐郑国。这次会盟之地就是现在的渠沟村。《后汉书·郡国志·沛国》注云:“杜预曰:在相西南,一名荦。”清《宿州志》记载:“会盟之地或谓渠沟未详。”

  渠沟村西临濉河之支流曲水(即今新濉河),地势低洼,沟渠纵横。该村是相城通往西部之要道,明熹宗天启中,任文石之父乡宾任思忠曾捐资在河上兴建三孔大石桥一座,便利两岸交通。

  金代,渠沟为符离县所辖三大镇之一(另为符离镇、黄团镇);元初符离县并入宿州后,渠沟则为宿州四大镇之一。金、元时,官府在此设有监酒税等官(见《宿州志》),证明此地古时即有兴旺的酿酒业。明代南昌人戴国士在《夜泊曲沟》诗中曾有“橘徕疑楚泽,沽酒读《离骚》”之句。从金至清末,渠沟都是左近一带重要的商品交易集市。

  渠沟旧时曾有土城,有东西南北四门,城门上有谯楼,城内有十字大街,城外四周有护城壕。古城内外多古迹。据传城内外原有72庙、72井,足见当时人烟之繁盛。城东古有石马亭(亦称歇马亭),亭西有不明墓主的古汉墓(在今酒精厂后院)。城北有天马山,山麓为东晋丹阳尹刘炎祖籍之地,旧有碑,刘乃晋明帝司马绍之婿、清谈名士。此处亦为明末相城乡贡进士任文石故居,其先祖于明初自山西迁来落籍于此。山麓至曲水之间平地有明初开国名将、丽江王傅友德墓,墓前有石人石马,清初被泥沙淤没。城内奶奶庙(今变电所内)有“一步七碑”,即7座碑紧靠而立,又有仙人桥等,今已没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5523012664 传真:15523012664 邮箱:627527792#qq.com
地址: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:4099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