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淮北市古建置考

淮北市古建置考

关键词:淮北市古建置考 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淮北市古建置考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
  • 感谢 414928228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975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相邑—相县
   
    今淮北市人民政府所在地。公元前21世纪,夏朝的商部落契之孙相土(商汤第十一世祖)率领商部落定居于相山脚下,组成氏族方国,并聚落城邑,古名相国,国都相邑,邑之主山名曰相山。相山、相土、相邑均名于一号。春秋时期,宋共公(公元前581年—公元前576年)因宋都睢阳(今河南商丘南)水患,迁都相邑,成为名都大邑。周郝王二十九年(前286)齐灭宋,废为齐国相邑,后为魏国相邑。

    秦王政二十二年(前225)灭魏,置泗水郡;二十六年(前221),天下分三十六郡,以相邑置相县,属泗水郡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)七月,陈胜、吴广起义,占领相县。二年(前208),秦将章邯、司马尼屠相。汉高祖元年(前206)西楚伯项羽分封灭秦有功将领、旧六国贵族及秦降将18人为诸侯王,以梁、楚旧地九郡自立为西霸王,泗水郡属西楚国。二年(前205)汉王楚汉在濉水大战,刘邦50万兵败北,相县仍属西楚国泗水郡。汉高祖四年(前203)分泗水郡置沛郡,治相县,直属汉廷。因相城古为沛郡(国)治所,又称大沛。而称今江苏沛县境内的沛故城为小沛。汉高祖十二年(前195)淮南王英布叛汉,刘邦在相县击败英布,沛郡归汉,领37县,属地内仅设相县。元狩六年(前117)沛郡曾为大将居翁相城侯封地,为相城侯国,后复为沛郡。王莽篡汉建新朝,于始建国元年(9),改沛郡为吾符,改相县为吾符亭。东汉相县属豫州。建武二十年(44)六月,刘秀改封其子刘辅为沛王,沛国仍都相。三国·魏建安二十四年(219)相县改属豫州谯郡。西晋泰始元年(265)十二月,封司马景为沛王,沛国仍都相,属豫州。永嘉乱后,相县陷入汉国将石勒。大兴二年(319),属石勒所建的后赵,相县改属后赵豫州沛郡兼郡治。东晋初年,祖逖北伐,曾短时间归东晋,仍之。永昌元年(322),为后赵占据。永和六年(350),沛郡复归东晋。次年徐、豫二州均为晋属。升平元年(357),相县改属前燕豫州沛国。太和四年(369),相县复归东晋,仍之;五年(370),豫州入前秦,属前秦。太元五年(380),改豫州为东豫州,相县仍属东豫州沛国;八年(383),相县为东晋,改属徐州。晋末,改徐州为北徐州,沛郡及相县改属北徐州。北朝·北魏天赐二年(405),相县入北魏,仍属徐州沛郡,郡治改萧故城(今萧县郭庄乡欧村北),义熙北伐,相县等复入东晋。南朝·宋永初三年(422),北徐州径称徐州,相县仍属徐州沛郡兼郡治。泰始二年(466)十月,徐州沛郡及相县入北魏,沛郡仍治萧故城。北朝· 北齐天保四年(553),相县改属徐州彭城郡;七年(556),废相县,并入徐州彭城郡承高县(今萧县),县治改萧故城。至清,为相城乡,属宿州。建国前无县以上建置。
   
    梧国—梧县
   
    今杜集区石台镇梧北梧南村位于西闸河东。高后元年(前 187)四月乙酉,封阳城延为梧侯国。侯阳城延,以军匠从,食邑五百户。高后元年为梧侯阳城延元年。高后七年(前181)延子去疾嗣,为梧敬侯。孝景中元三年(前147)偃嗣,为梧靖侯。武帝元光三年(前132)戎奴嗣,为梧侯戎奴。武帝元狩五年(前118),梧侯戎奴坐使人杀季父,处死刑,弃市(《史记 ·惠景间侯者年表》《汉书·功臣侯表》)。 侯国除为县。

    元狩六年(前117)设梧县。地节元年(前69),梧县改属彭城郡(治今徐州市),后改属楚国(仍都今徐州市)(《地理志》)。汉置。王莽篡汉,建国元年(9),改梧县为吾治。东汉建武二十年(44)安侯刘某,故侯,复封。梧县先后改属楚国、彭城郡(国)(《郡国志》)。三国魏仍属徐州彭城国(《疆域志》)。元康属彭城国。东晋大兴二年(319),改属后赵徐州彭城郡(《晋·地理志》)。升平元年(357)十一月,改属前燕徐州彭城郡。太和五年(380)梧县仍属彭城郡;八年(383)淝水之战后,梧县没有恢复(《徐州府志》,故梧县,南渡后没于胡,史传不复见)。

    注:《汉书·地理志楚国》:高帝置,宣帝地节元年更为彭城郡,黄龙元年复故,莽曰和乐。属徐州,户十一万四千七百三十八,口四十九万七千八百四,县七……梧,莽曰吾治。《后汉书·郡国志·右兖州》:彭城国,高祖置为楚,章帝改。洛阳东千二百二十里。八城,户八万六千一百七十,口四十九万三千二十七……梧。梧即梧县。

    阳成延:军匠出身,汉朝少将,掌山泽收入及皇室手工业制造,列九卿之一。负责建长乐未央宫,先筑成长安城,城封梧侯。
   
    铚邑—铚县—临涣
   
     今临涣镇。位于今濉溪县西部,南临浍河(古涣水),古名铚城。春秋时期,为宋国的铚邑(今临涣)。战国时期,先后为宋、魏等国的铚邑。

     秦王政二十二年(前225)灭魏,在沛(今徐州沛县境)置泗水郡,铚邑置县。秦统一后,泗水郡仍领铚邑。二世元年(前209)七月,陈胜、吴广在蕲县大泽乡起义,首攻铚县,铚人董绁会同宋留、伍徐杀县尉。铚县属西楚国。汉高祖六年(前201)分泗水郡置沛郡,铚属之。东汉复为沛郡,铚县仍属沛郡。建武二十年(44)六月,改沛郡为沛国(仍都相),铚县仍属之。沛国属豫州。三国·魏建安二十四年(219),分沛国置谯郡,铚县改属魏国豫州谯郡。西晋泰始元年(265)十二月,封武帝从叔司马逊为谯王,谯国都谯(今亳州市),属豫州。大兴二年(319)为汉国石勒所陷,铚县改属谯国。后赵仍为豫州谯郡,领铚县。升平元年(357),谯郡入前燕,仍为豫州谯郡属县。太和四年(369),曾为东晋收复。九月为前秦所据,仍属豫州(治洛阳)谯郡。太元五年(380),改属东豫州(治许昌)谯郡;八年(383)淝水之战后,淮北失地尽归东晋,铚县此时没有恢复建制。

     南朝·梁大通元年(527),梁属西徐州;二年(528),收复铚城,置临涣郡、县于故铚城(今临涣镇),以郡界涣水为名。《水经注》记:涣水又东迳铚县故城南。永安二年(529)六月,复入北魏,仍为临涣郡、县,改属涡州。北朝·东魏兴和(539—542)中,废临涣郡、县,改属谯州(治故涡阳故城)北谯郡(与州同治,由涡阳郡改)。

     北齐天保四年(553),废临涣郡、涣北县,复置临涣县,改属谯州谯郡,仍同治。武平三年(572),设临涣县属谯郡。南朝·陈太建五年(573)十二月入陈,没有恢复临涣建制。北朝入北周,仍设临涣县,仍属谯州谯郡。隋朝大定元年(581)二月,隋代北周,临涣县仍属谯州谯郡。开皇三年(583),废谯郡,临涣直属谯州。大业初(约605),废谯州,临涣县改属亳州。三年(607)四月,改属谯郡(治今亳州市)。从此,今淮北市辖区北部属萧县,南部属临涣县。隋末,在临涣县侨置谯州,领临涣四县。以临涣、永城(今属河南)、山桑(今蒙城县境)、蕲(今宿州市蕲县镇)四县置北谯州,治临涣。贞观十七年(643),废北谯州,临涣县改属亳州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),临涣县属河南道亳州;九年(814),改属宿州,属徐泗节度辖。大和三年(829),复属亳州;七年(833)复属宿州。

    临涣县分属五代的后梁(907—923)、后唐(923—936)、后晋(936—946)、后汉(947—950)、后周(951—960)的武宁军节度(治今徐州市)辖下的宿州。

     北宋临涣县属淮南道宿州。北宋灭亡后,临涣县初属金附庸伪楚(1127年3—4月)、南宋(1127.5—1130.7)汴京路、金附庸伪齐(1130.7—1137.11)、金。绍兴十年(1140)为南宋收复,后复入金,改属山东西路。蒙古汗国至元二年(1265),撤销临涣县,并入宿州。历元、明、清三代不变。
   
    竹县—竺邑—竹邑县
    
    西汉黄龙元年(公元前49),置竹县(今濉溪县赵集孤山),属沛郡。

     王莽篡汉后,始建国元年(9),竹县改称笃亭。

     东汉建武二十年(44),光武帝刘秀封其子刘辅为沛王,改笃亭为竹邑侯国。献帝建安二十四年(219),竺邑仍属沛国。

     三国时,竹邑侯国改为竺邑县。魏明帝景初二年(238)分沛国另设汝阴郡。西晋太康二年(281),复置沛国,竺邑属之。南朝·宋元嘉八年(431),竺邑县废。

     北齐天保元年(550),复置竹邑县,治所在竹邑城。隋开皇三年(583),竹邑县并入符离县,废竹邑县。
   
    白掸县·涣北县·定陶县—诸阳县
    
    今百善镇、柳孜集、赵集乡。南朝·梁大通二年(528)置临涣郡,领禅县,《魏书·地形志》作白掸县。

     北朝东魏武定五年(547),析临涣郡置白掸县(治今濉溪县百善镇南)和涣北县(治今濉溪县宋庙乡柳孜集南秦古城村北),属谯州临涣郡;侨置定陶县(治今濉溪县赵集乡山西村),属睢州南济阴郡;八年(549)北齐取代东魏,废定陶县。北齐天保元年(550)废涣北县;白掸县改属谯州谯郡(治故涡阳故城)。隋大业元年(605),白掸县并入临涣县。后随临涣县并入宿州,故城易名百善集,系吉利语。清光绪时《重修安徽通志·古迹》载:百善集“盖即白掸之讹”。

     唐武德四年(621),析符离县侨置诸阳县(治今濉溪县赵集乡山西村东北),故定陶县诸阳山下。贞观元年(627),废诸阳县复入符离县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5523012664 传真:15523012664 邮箱:627527792#qq.com
地址:重庆市秀山县 邮编:4099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